標題: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卅三】:若見眾會,大柱,叢林,高山,棘刺樹
Jill 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UID 2
精華 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 
發表於 2009-7-16 09:34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卅三】:若見眾會,大柱,叢林,高山,棘刺樹
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卅三】:若見眾會、大柱、叢林、高山、棘刺樹

(資料來源: 華嚴的故鄉/海雲法師)

若見眾會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合和

  「見眾會」就是大眾聚集的地方,以往這種機會很少,大家各自在田裡、園裡工作,很少相聚,除了是巿集。再則宗教活動、年節的時候,在農忙之後才有。現 在聚集的地方太多了,百貨公司、公共場合也是人頭竄動,學校是聚會場所,校外教學也是聚會,但是現代人很不會修這一法,當很多人在一起時,我們能不能提高 警覺,「說甚深法」。並非要我們說出很深而讓大家都聽不懂的法,因人們聚在一起,絕大部分都談論著生活中瑣碎事情,無非是過去的憂傷與快樂,或是對未來的 憧憬,要不就是離不開吃喝玩樂,而不懂得從生活中導入覺悟。

  我們學佛的人身為佛弟子,就應該有責任告訴他人,如何把生活導入覺悟,在靜聽的時候,要提出一些人生的警語來提醒大家,免除大家走上不必要的冤枉路。 也不是一定要說「佛說︰」或「觀世音菩薩說︰」這對一般人而言,可能沒有直接的意義,可以就事論事告訴他,不要起貪、瞋、癡的心。假如又能再進一步,提醒 大家不要產生我執、我慢的心,互相合和相處,這就是佛法最能清楚告訴大家的部分了。

  有一些場合並不是我們能夠勸導的,譬如看野臺戲,出家人就不適合站在那兒看,他可以佇足一會兒,借問得知演那一齣戲就好,而不要一味說大家不可以看這 個戲,要看只能看三寶的戲。因為大家聚在一起看戲是很和樂的事,所以要藉著世間法,只要眾生和樂也就好了,不要再去干擾人們,在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發願, 當願大家都能夠趨向覺悟的境界。

  又拿回教來說,他們不吃豬肉,也不吃自死肉,這與佛教相反,佛教是不准吃自己殺死的肉,回教是要自己殺而且還要新鮮,如果當回教徒聚集在一起時,若仍用佛教的立場去說服他們,勸他們不可殺生,要吃就吃自死肉,在這種情形下,你會發現自己很不通人情。

  不殺生是個真理,但他們無法體會這個真理的時候,就不必製造無謂的衝突。因為世間人有些根本就是在造業,始終無法體驗真理是什麼,因此為什麼這個宗教 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宗教情操,對其他的宗教排斥性很強,便可從此處看出。因此當有些人不能接受時,我們只希望他在人間生活能夠幸福自在,而無需告訴他要 出離三界,這時就不要展現你的佛性,而是要通達人性。教化時應避免無謂的爭端,要說甚深法時,也須注意到「一切和合」,這並非是識時務者為俊傑,而是一種 善巧方便,大家應當明瞭。

若見大柱 當願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

  在世尊的那個時代,婆羅門教已經開始發展趨向於印度教。當時有一種建築,就是在寬廣的地面上立一根柱子,並在上面刻碑文,類似華梵學院上的阿育王柱, 在印度叫做大柱,有功德碑的意義,顯現大柱在印度人心目中的重要性。對我們來說這經驗是比較少,如果見到了,又該如何來發心呢?這裡提到要「當願眾生,離 我諍心」,諍心是指有競爭、意見之爭的心,其中最明顯的便是我執、我見、我慢。大家可以留意到,當有人彼此意見不合時,兩人所透露出的我執、我見、我慢會 特別的強。

  有時不在於誰對誰錯,而是不願服輸,這是我慢;有的是堅持本位主義的問題,這便是我執;有些是觀念上彼此不認同,例如我們講忠孝,西洋就不講忠孝了, 他們打仗打輸了,寧可馬上投降也不願被殺,像這種觀念上的爭執便是法執。還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會彼此起爭執,這個也是法執。大概可以看出,意識形態的爭 執都是法執,這就是競爭的心,好爭的心。

  那麼為什麼看到大柱我們要提高警覺呢?因為大柱表示須彌山,仔細觀察大柱,下面粗,中間稍縮,上面高起,然後立著獅子。就印度人來講,須彌山是一種 人、我的界限,宇宙是虛空無邊際、沒有中心的,而娑婆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,既然有了中心,就表示有邊際,所以大柱立起,就表示有邊際;任何一根柱子在印 度人的心中都是中心,從這個中心點開始向外的意思。那麼有了中心也就有了界限,也就有人、我之間的界限,而修法是告訴我們不要有人、我的界限,如果不瞭解 大柱在印度人心中的意義,這個願就很難說明了。

  我們處在五濁世界,就是人我之間的界限太明顯,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,所以沒有人我之間的區別,人人平等,所以「若見大柱」,就是希望把我們內心存有的 對立免除掉,成為統一圓融的情操。要如何具足圓融的情操,這就是功夫所在的地方。「離我諍心」,就是我不與人相爭,人我即消失了,這時就沒有憤恨,有很多 糾紛和煩惱都是爭執所產生的,所以若見大柱,是提醒不要有人我的界限,如果還有對立的距離感,必會引起諍心、競爭的心,想要沒有憤恨的前提,就必須摒除意 識形態。

若見叢林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應敬禮

  叢林在印度有兩層意義,一是類似原始森林,以前未開發的地區很多,修行人喜歡躲在裡面苦修,由於當地氣候炎熱,所以穿得破爛不堪,甚至不穿衣服,可是對他們來說並不造成障礙。就臺北來說,入秋以後不穿衣實在也不可能,所以地方環境的不同,體會即不同。

  在印度,修行的風氣很流行,因此叢林容易聚集修行人,他們不說話地苦行沈思,這時候別人的意見和言語都會是干擾,所以當他們討論或對談的時候只有兩種 情形:一是來者要向修行者修學,另一則是挑戰,不論那一方辯輸,修行者自己和所有歸依在其門下的弟子,都要完全求教於另一位修行者,這就是叢林之所以能 「諸天及人,所應敬禮」的原因。

  自從世尊以後,叢林又有另一層意義,世尊開始建立僧團,以前像迦葉尊者、舍利弗、目犍蓮他們都擁有三、五百個弟子,共同住在野外樹林裡,世尊滅後,這 共同修行的地方便稱之為叢林。這類道場大都是由信眾發心成立的,譬如說祗樹給孤獨園等,這些叢林道場都有一些基本條件,如大門之上都有個樓閣,樓閣上大約 可住三十人左右,也有完善的衛浴設備,可見牌樓是相當壯觀的。

  再進入園內或精舍,裡面像公園一般,有很多住宅,也有講堂,如此構成一個道場。由於樹林很多也就稱為叢林,視當時發心人的財力或藝術涵養,有的蓋的比較簡單,有的就顯得金碧輝煌,像祗樹給孤獨園和後來的阿難陀寺和超行寺都是很輝煌的道場。

  「道場」是隋文帝送給佛教界的一個名詞,印度本身都稱叢林,我們也沿用叢林這個名稱,叢林在印度人的定義是為功德,因為有修行,會累積成果,而修行後 的成果就是功德,所以功德聚集的地方就叫叢林。從釋迦牟尼佛後有了正式的寺院,叢林便成為寺院的代表,在臺灣是看不出叢林的,有機會到大陸看看,他們圍牆 裡大大小小的殿有二、三十座,樹林高聳直立,樓閣眾多,圍牆之外樹林密布,方可稱為叢林。叢林是諸天和人見到都應禮敬的地方,因叢林裡有佛、法、僧三寶, 是天人修行共聚頂禮的地方。

  現在我們再深入的探討,希望一切人都能修行。一個人在正法修行時,必定已經具足三寶,因為依於正法來修行就是自性法寶,趨向於覺悟就是自性佛寶,最後 讓自性法寶和自性佛寶合和在自己身上,即是自性僧寶,三寶成為一體,就是一體三寶。叢林是一體三寶再加上住持三寶,每一個都如法修行,每一個人都是一體三 寶,那裡必有天人敬禮,所以當我們見到叢林要提高警覺、起心觀照,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顯揚他的自性三寶。

  當你能顯揚自性三寶時,諸天及人就會頂禮,所以為什麼我們說,只要你修行正法,必有龍天護法,原因在此。也不要以為這護法是外來的或是自性產生的,這都不去想,只要是依法修行,趨向菩提道的目標,這樣自性三寶具足了,護法必定到,所以為什麼見叢林我們應該要發這個願。

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

  在臺灣高山大致上也不怎樣高,而且現代的設備,交通又好,普通都能上山,要「無能至頂」還做不到。但是在古代看高山就不同了,尤其在印度看喜瑪拉雅山 更看不到頂,所以他們對高山有很多的遐想和神話,尤其是岡底斯山,從各個角度看,雖然沒有喜瑪拉雅山高,卻比喜瑪拉雅山壯觀,當地人便稱岡底斯山為女神的 寶座。從印度平原向喜瑪拉雅山看過去,不是三、兩天走得到的,所以要到達頂峰更不容易。

  高山有這樣難以達到的意義,藉此希望每個人的善根都能顯揚出來,能夠超越一般的想像。因為善根的顯揚不是用腦筋或意識形態所能揣摩出來的,所以叫「善 根超出」。只要是能揣摩出來的都是有意識的部分,而善根能通達到無意識的部分,能超過意識所掌握的範圍,以至「無能至頂」,希望我們的善根都顯發出來,都 能夠超越,這是見高山所應有的認識。

  這四個願可說是比較特殊的,如眾會、大柱、叢林、高山都是比較聚集而且大的部分,從這四個願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出,<淨行品>是存在於北印度或西北印度 這一帶的佛法,南印度德干高原一望無際,從恆河流域還可以見到喜瑪拉雅山,西北則有很多叢林,所以可推判這佛法當時是在印度北部偏西北地區所流傳的。

見棘刺樹 當願眾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

  棘刺樹是有刺的樹,在北方溫帶以上的地方比較少,愈是炎熱的地方,樹幹的棘刺愈多。印度非常炎熱,故棘刺樹對印度人來說非常容易見到,所以他們也趕快提出,見到樹林的棘刺,要能「疾得翦除,三毒之刺」。三毒即指貪、瞋、癡,常常盤繞在我們內心不去。

  在這兒我大概說明一下,通常做人比較隨和,說話比較體貼的人,其實其內心的貪心較重;而說話比較急,是非分明清楚的人瞋心比較重。並非豬八戒的貪才叫 貪,或是貪污的人才叫貪,這麼算算,大家好像都算進去了。再從日常生活中看,瞋心較重,正義感強是非分明的人,家裡通常沒什麼情調;而貪心重的人,家裡會 佈置得很有情調而且有氣氛,這並不是說這種貪、瞋有什麼不好,而是性向上的區別。

  我們要知道,我們也具足了比較微細的部分,要說真正貪心的人,其實生活是沒有情調的,因為只想著要占他人的便宜;而瞋心重的人其實也只有計較心,所以 這種情況我們要分兩部分來講,一個是貪、瞋、癡重,都會受世間法責備的部分,另一方面是講個性上微細的部分,也是大家容易趨向的部分。

  癡心重的人是所謂的憨厚,別人講一件事,這個講也好,那個說也對,最後問他到底瞭解多少,還是不知所以然,一點分辨的能力都沒有,只要是聽到的都接受,這種人並不是不執著,而是無知呀!我們會覺知,但是也會執著,所以要覺知而不執著,才能叫做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
  「三毒之刺」在修行上來講,如果很重就必須除掉,貪、瞋、癡若是屬於生活上微細的部分,就修行來看也應除掉。當我們要開始真正修行時,在家人自己要去歷鍊,因為指導者不可能指導你到這邊,除非你有非常堅定的菩提心。

  出家就不一樣了,譬如出家人,貪心重講話善於表達,面面俱到,這時要破除他的方法,就是不准他說話,因為他說話八面玲瓏,能取得廣大群眾的好感,福報 就馬上來,如此修行就修不下去,所以要破除他,禁語,少跟眾生接觸。而瞋心重的人反而訓練他多講話,因為知道他開囗便得罪人,多讓他說話,將他個性上的稜 角磨除,說到不得罪人,把我執、法執給磨除,嚴厲的訓練,徹底的革除習氣。

  這是不同於一般性的說法,就世間法是非分明很好,做人圓滑不得罪人是又修行、又有教養,這只是從修養上來講,修行就不能如此。修行就是要破你的執著、 破你的習氣。所以說,師父就是來摧毀我們的,修行不好修呀!除非在家眾已經具足了這些修行的條件。若是緣分未到,還不能夠出家,但是菩提心已很堅定,那可 以在這個時候給予特別的指導,跟出家人一樣的修行和訓練,不過一般人不太能接受這些,這一點需要克服,大家要一同認知。




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 嗡嘛呢 唄咩吽        
頂部


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 - 聯繫我們 - 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- Archiver - W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