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客:
註冊
|
登錄
|
會員
|
搜索
|
佛教萬年曆
|
简体
|
電子大藏經
彌陀山莊
»
歷代高僧大德的故事
» 僧醫會發起人——廣化老和尚
‹‹ 上一主題
|
下一主題 ››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打印
|
推薦
|
訂閱
|
收藏
標題: 僧醫會發起人——廣化老和尚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1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3-13 23:02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僧醫會發起人——廣化老和尚
僧醫會發起人——廣化老和尚
(資料來源:
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 /
張志玲)
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,是照護出家僧眾老、病、死的機構。
無論南傳、北傳、顯教、密教,所有住世三寶的僧伽,都是護持的對象。
而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之所以能夠成立,發起人廣化老和尚具關鍵性影響。
踏入廣公紀念堂,正中的廣公塑像與舍利,予人無限景仰與追思。兩旁則陳列廣公生前之衣鉢及書籍。
大悲願的緣起
廣化長老往生前為臺中南普陀寺住持、南普陀佛學院院長。老和尚一生精嚴戒律,專心念佛,並視育僧、護僧為己任,在護僧行持上有個大悲願:成立一個照護出家人老、病、死的專門機構。可惜自己色身羸弱,行動不便,此悲願只能存於心頭,靜待因緣成熟。
同一時期,臺北三峽西蓮淨苑智諭老和尚座下有位弟子慧明法師。智諭和尚見法師在戒律上頗具慧根,乃囑其編輯《南山律學辭典》。慧明法師為編律典而向廣化老和尚請益,兩人因此結緣。
說來極巧,慧明法師在編律典時亦為重病所惱。那時,中醫、西醫、另類療法,乃至受幽冥戒、超渡、回向等各種方法都用上了,有幾回還誤以為自己即將往生。之後,在一個痛苦不堪的夜晚,法師向佛菩薩發願:「若得病除,願盡力護持僧伽健康。」發完願後,竟在佛號中漸漸入睡。
未久,慧明法師在慧敬居士(黃金萬醫師)診所看病時得知,臺灣將自民國八十三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,這是實現廣化老和尚悲願的曙光。當法師將訊息稟報後,老和尚硬撐起身子,花了近兩個小時,顫巍巍地,親自在「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」董事同意書上簽名,還為基金會準備了一筆資金。
就這樣,在廣化老和尚的悲願,慧明法師的奔走,以及佛教界、醫藥界、學術界各方精英智慧的集結下,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因緣具足,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。如今僧醫會所護持所照顧僧眾已達四、五千人,然而,未來仍有漫漫長路要走,想必「證聖果往生」的老和尚,依然慈悲地護佑大家,就像他生前一樣……。
安詳坐化往生
民國八十五年,南普陀佛學院在廣化老和尚帶領下,進行一場長達半年的三壇大戒傳戒法會,這是數百年來中國佛教傳戒史上最久的一次。法會中,老和尚不顧身體病痛,除擔任得戒和尚外,還親自教授《四分律比丘戒本講義》,然在二壇比丘戒傳授完後,因身體不適住進臺中榮民醫院。在醫院裡,和尚自覺心願已了,亦預知世緣將盡,乃召集僧團執事,囑咐後事。
三天後,也就是國曆六月七日(農曆四月二十二日)午時,和尚開口說:「回去南普陀,幫我助念往生。」弟子們縱然萬般不捨,但仍強忍悲痛,速速將和尚送回。回到方丈寮後,和尚一如往昔地坐在籐椅上,在眾戒子們的佛號聲中,眼睛一閉,像入定般安詳坐化往生,時間是當日下午七時三十分。
和尚住世七十有三,往生時散發蓮花香味,身軟如綿,鬚髮自長,臉色未變,頭上還長出紅色肉髻,這肉髻,正是古大德所說「頂聖眼生天」瑞相,表示和尚已證聖果,往生極樂世界。
大正藏《八識規矩》補註卷下,有一段文字如此寫著:「總括經論。頌曰:善業從下冷,惡業從上冷。二者至於心,一處同時捨。頂聖眼生天,人心餓鬼腹,旁生膝蓋離,地獄腳板出。」這是對人死後轉世投胎的敘述,意思是說:人死以後,其所積累的善業,會讓身體從下方開始冷;所積累的惡業,會讓身體從上方開始冷。……如果頭頂出現煖熱,表示已證聖果。如果眼睛最後冷卻,表示昇天。如果心窩最後冷卻,表示再度轉世為人。如果腹部最後冷卻,表示墮餓鬼道。如果膝蓋最後冷卻,表示淪入畜生道。倘若最後冰冷的是腳底,表示墮入地獄。
弘一律師後第一人
和尚往生時示現的種種瑞相,真真正正應驗了他的教誨:「了脫生死,須靠平日真工夫。生死大事,別人絕對無法取代。」當中的「真工夫」到底是什麼呢?在此借用中南法師追悼和尚的一段文字來說:「…這些瑞相,除了甚深三昧定外,何能如此!即使在最後一刻,廣公仍慈悲地示現教導眾生『持戒念佛』功德的不可思議,更為末法時期障深慧淺的眾生,增添無限『持戒念佛』的信心……。」沒錯,和尚所指的真工夫就是「持戒念佛」!
對於持戒念佛,和尚認為:「持戒、念佛,合之兩美,分之兩損。」為什麼呢?如果持戒不念佛,來生因為夙世持戒故必定大富大貴。但是,大富大貴者大多不願修道,所謂「富貴學道難」,富貴人不知學道,於生活上必定趨向食、色、玩樂等享受。過這種生活的人,不難想像將來會墮到三惡道,如此一來,來生就受苦囉。如果念佛不持戒,臨終多被業力所障,無法往生,還可能流入八部鬼神中去。所以,持戒、念佛,分開兩損。若能持戒又能念佛,即得身心康樂,當來可往生西方,見佛聞法,證三不退,終至圓滿無上菩提。
為令正法久住,和尚感觸良多,於是他身教言教,以身作則,把「淨持戒律」訂為引領眾生修學佛法的第一課,為此,佛教中人稱他為弘一律師後的第一人。至於念佛法門則是和尚一生的堅持。在他看來,末法眾生,欲尋覓具正法眼之聖者,實屬不易,因此苦口婆心勸導學子們:「老實念佛,莫換題目。」
持戒念佛外,和尚在《沙彌律儀要略集註》序文中把修學佛法的次第說得很明白:「要想成佛,先除妄想。要除妄想,須學持戒。受持清淨戒,妄想則不生;以無妄想故,次第參禪,則易得定;定功得力,再學經教,易發無漏慧,證得一切種智,即便圓成無上菩提。」諸多發心修行者見此文後,法喜充滿,知所依循,不再茫然。
和尚出家後始終受病魔考驗,到後來幾乎佝僂著身軀在輪椅上度日。但他持戒念佛的行持從未中斷,每天一定上早晚課,數年如一日,而且還加誦比丘戒、菩薩戒、普門品、地藏經,念佛名號,持往生咒。縱使臥病在床亦不間斷(以作意觀想方式行持),倘若沒有誦完就不睡覺。
金錢表象 竟是造業禍首
是什麼力量,令和尚能忍人之所不能忍?在遭受病痛折磨時,亦甘之如飴,照樣持戒念佛,傳戒授課,他是怎麼堅持過來的?
和尚諱振教,字廣化,俗家姓彭,字華元,江西省南康市人,生於民國十三年農曆二月初十。他自小天資聰穎,閱讀後過目不忘,在鄉里間素有小神童美譽。幼年時,在嚴父益庭老人的悉心栽培下奠定深厚國學基礎。十八歲時,以優異成績自江西省立贛縣中學高中部畢業。之後,因追隨贛縣專員蔣經國先生而投筆從戎,加入抗戰行列,開始他南征北討的軍旅生涯。
就那時來說,高中學歷算是相當好的了,所以才當半年上士文書,和尚就升官了,從此在錢糧裡面打轉。對於金錢,他一絲不茍,但不諱言,手頭上的金錢頗為寬鬆,哪想到,這個令人欣羨的金錢表相,讓他養成愛吃肉的習慣,也是後來造就他殺業的罪魁禍首!
和尚所寫〈雞鴨成行索命來〉(註一)一文中提到,有一次,他隨部隊駐防浙江定海溪口村,因為想吃雞鴨的慾望又升起來,便請房東小姐買雞,但是沒有買到…,經打探後才知道,附近所有雞鴨都被他和官兵們吃光了。當時心頭一驚,覺悟到自己造的殺業太大。直到民國四十二年,他信佛了,成為軍中公開信佛、公開素食的第一個人,可是他仍有後悔莫及的感慨,為求懺悔,弘法利生,將功贖罪,乃決定出家。這份覺悟與懺悔,或許是和尚能忍人之所不能忍,且對病痛甘之如飴的原動力罷。
重報輕受 慚愧感恩
然而,往昔所造殺業,不會因為出家而消失。和尚最後的日子是在輪椅上度過的,在此之前,他則是個「跛腳法師」,這也和軍旅生涯中所犯的「為吃肉而殺生」的業因有關。
在寫〈教殺的現世報應〉(註二),文中說:「民國六十三年端午節的前幾天,我在關房中拜淨土懺,準備要求往生西方。那天早上八點鐘,第一支香拜下去以後,就覺得自己好像朝著西方淨土的方向走,之後發現身後密密麻麻的跟著一大群雞、鴨,更後頭還有豬、牛、狗。……如果工夫好一點的,《淨土懺》修好了就到西方去了,那些眾生的命債要找誰算呢?當然這些債總是要還,所以當我在修《淨土懺》時牠們就來阻止我,不准我先往生西方。」
這件事在〈雞鴨成行索命來〉中有接續敘述:「就在當晚於禪房裡,平地一跤,跌斷左腿,雖經延請中西名醫治療,花費信眾鉅額醫藥費,自己受盡無法言喻的痛苦,一切治療終歸無效,致成『跛腳法師』。這就是我殺生食肉的業報。……雖然,我後悔已遲了;但望大家以我此事作為前車之鑑,各自警惕。……」
殺業是戒律上的第一重罪,和尚心裡明白,今生所造殺業,幸得重報輕受(原本可能下地獄受苦的惡報,竟在現世中以病痛方式重報輕受);未來後報也已改成現報(原本可能在後生才能了結的惡果,竟然能在今生了結)。這景況令他慚愧,令他感恩,更令他對往昔惡業所現果報無怨無悔,歡喜承受,而他坦承錯誤,將過錯公諸於世,一心祈求示眾警惕的寬廣胸襟,若無高深修為,很難做到。
台中南普陀寺臥佛,由雕塑家黃映蒲恭塑。製作期間廣公三度前往與雕塑家溝通,為了讓他揣摩捕捉佛像眼神,並親自擔任模特兒
僧伽教育 心之所繫
民國四十二年,和尚二十九歲那年,因閱讀《慈航法師與閻錫山論道書》而受震撼。他驚訝於佛法的博大精深,乃馳函向慈航老和尚請益,未久皈依慈老為佛教徒,其實他心中早有意在慈老座下剃度出家,可惜因緣未成熟,慈老已圓寂。民國四十六年,他卸下軍職,在慈老剃度弟子──律航老人座下披剃為僧。四十七年,應聘為臺灣佛學院講師。四十八年,於臺北十普寺受三壇大戒。四十九年,奉律老之命接任臺中慈善寺住持席。三年後,將寺務交給師兄振光法師,從此心無旁鶩,一面辦學,一面到處弘法,積極為振興僧伽教育而努力。
和尚認為,佛法住世的重心在僧團,僧伽(僧團分子)教育的成敗,關係著佛法的傳續。為培育僧才荷擔如來家業,他以多年辦學經驗為基礎,訂定解行並重教案,全力培育具足慚愧、感恩、犧牲奉獻精神的比丘。
他雖然病痛纏身,但仍為大眾上課乃至編寫教材,如《戒學淺談》、《四分律比丘戒本講義》、《五戒相經箋要集註》、《沙彌律儀要略集註》、《濟濤律師遺集》等,部部皆是他使盡全力留給後人的智慧導航。另方面,他又到處講演戒律、專心辦學,一生興學處計有:新竹靈隱佛學院、臺中慈明佛學院、南投碧山岩南光佛學院、臺北東山佛學院、臺中南普陀佛學院等。
佛經《四分律》云:「毗尼藏者,佛法壽命;毗尼若住,佛法亦住;毗尼若亡,佛法亦亡。」「毗尼」是由梵文發音中直接轉譯過來的文字,其意是指佛陀所訂之戒律。
和尚住世時,因見時代環境弊端叢生,曾發誓要「力挽既倒之狂瀾,願作中流之砥柱,令正法重現於末世。」南普陀學僧受此影響頗深,所以「對戒律的了解及行持比別人深刻些」成為南普陀學僧的特色,也因此,使得該院龍象輩出,如第一屆的會宗、願海、會寬、慶定、常定、西定、廣定、覺朗法師……,第二屆的慧律、如本、常禪、宗興、慧濬、傑行、體慧法師……等,如今都已成為弘法一方的大德。
願代弟子受罰
老和尚說:「慈悲不是用講的,慈悲是行動,不是口號!」大慈悲心是行菩薩道的必要條件,老和尚經常以身作則,只是他太慈悲了,慈悲得令弟子們老是涕淚縱橫。
民國七十年,他為了給犯第二篇的比丘學僧有出罪機會,遂邀請遠在香港住錫的道海律師前來南普陀學院作出罪羯磨,且安排二十位清淨比丘僧現場作證。因而使得有罪羈身的數位比丘,因為羯磨作法而得清淨,當時情境,令大家感動得流下眼淚。而那次的出罪羯磨,可說是臺灣佛教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。
另有一次,一位沙彌同學犯了嚴重院規(不是犯重罪),當時佛學院執事們(老和尚生病沒有參加)決定開除其學籍。晚課結束後老和尚聽到宣布,眼見那沙彌年僅十七歲,仍算初學者,實不忍心斷了他的前途,於是主動替他求情(南普陀寺為僧團制,大小事都由僧團大眾師父決議),可是請求無效。老和尚長長嘆了一口氣,後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,義正辭嚴地向執事法師說:「今後這位沙彌就交給我廣化教導。若他再犯任何過失,我願承擔一切責任,並且代表我廣化教導無能,可請維那師父打香板處罰我。」在場的所有人都被老和尚的慈悲所感召震懾,最後執事重新開會,決議讓那位沙彌同學繼續留院就讀。
不只是重大事件,就連生活上的枝微末節,弟子們亦感受到老和尚如慈母般的呵護。有一次,一位居士見和尚穿的衣服縫縫補補,破爛不堪,就發心送新衣服來,才一轉手,新衣服就給了弟子,他自己仍穿破舊的。這或許是南普陀寺廣公紀念堂內所展示的廣公遺物,大都陳舊破爛的原因罷。
照顧僧眾 捨我其誰
老和尚自出家以來一直受病魔考驗,前後經歷三次大腦手術,在關房修持時,又因業報現前,跌斷了腳,動了兩次手術,至於其它小病更不用說。這些因緣卻讓他有了更深的體悟,他對弟子說:「出家人出家後要依眾、靠眾,不要再依靠俗家眷屬。所以出家人生病時要由僧團來照護。」無奈在現實情況中,在僧眾不多的道場中,一旦法師生病仍須靠信徒照顧,所以和尚衷心期盼能有一個專門照顧出家人的機構出現。
這份護僧悲願,在慧明法師,佛、醫、學界,及健保政策等因緣匯聚下實現了。「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」就是老和尚理想中,以照顧僧眾老、病、死為宗旨的專門機構。雖然他未親眼見到僧醫會成立,但他老人家的悲願遺志,肯定是弟子們信守不渝的努力方向。
註一:
廣公六十九年秋季於逢甲大學的演講稿《素食的利益》一書第26~29頁。後收錄於南普陀寺發行之《見賢思齊》第84~ 88頁,及《廣化老和尚紀念特刊》第107 ~108頁。
註二:
八十四年版《戒學淺談》第373~375頁。
嗡嘛呢 唄咩吽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
-
聯繫我們
-
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
-
Archiver
-
WAP
控制面板首頁
編輯個人資料
積分交易
公眾用戶組
好友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