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7-16 11:07
Jill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:前行--學佛的基本觀念(一)
<DIV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FONT style="color: DarkGreen; font-weight: bold;" size="5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 class="title">華嚴經淨行品講記:前行--學佛的基本觀念(一)</SPAN></FONT><BR><BR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 font-family: 黑體;" size="4">(資料來源: 華嚴的故鄉/海雲法師)</FONT><BR></DIV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 font-family: 黑體;" size="4"><BR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淨行品這卷經文其實不長,在整部《華嚴經》中只占了半卷,卻是學佛人極為重要的關鍵。所探討的內容屬於修行的行門,一共分為兩個部分,前半段是智首菩薩問
文殊師利菩薩修行的次第、方法、條件、目標和過程,文殊菩薩則在後半段給予答覆,而又有總說與別說之分。總說是談修行的唯一法門,即「善用其心」。至於如
何善用其心,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個例子,分別說明若能善用其心,所能獲得的各種殊勝功德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經文的內容十分簡練,所以有許多重點光憑文字是無法體會的,必須透過法師的講解才能理解,所謂「佛法無人說,再聰明的人也無法體會」,原因就在這裡。這堂課在開講之前,主要是想為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學佛、讀經的幾個基本觀念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學佛、讀經的基本觀念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學佛是學著要覺悟,若能把握要領,便能很快的達到目標。所以問題不在佛法的難易,而在眾生的根器。在此先將幾個關鍵點為各位提出來,希望大家藉此拿斧頭劈柴,一劈就成功,而不要柴沒劈到,反把柴墊子劈壞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首先要釐清的觀念,就是佛法給予我們的,與學校社會給予我們的究竟一不一樣?佛法教我們「覺悟」,社會教我們「識物」。文字上看起來很簡單,就這麼兩個字有什麼不同呢?下面舉個例子來讓大家來探討,「覺悟」與「識物」的差別在那裡?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譬如這個杯子,世間法教我們要把事相認識得清清楚楚、確確實實,這樣的東西叫杯子,不叫茶壺,壺與杯子是不一樣的,不要記錯了。佛法卻不一樣,佛法講
的是「觀念的澄清」,而非在於要求對事相的認識。但由於人類的語言文字有限,對於事相比較好說明,可是觀念卻很抽象,只有藉由事相來說明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所以,會學佛的人能透過事相瞭解觀念,不會學佛的人一遇事相就執著於事相,無法轉過來。這個從事相到觀念的過程,轉得過來就叫「開悟」,轉不過來就叫
「執著」。可是一般人往往都轉不過來,所以佛法就教導我們要「捨得」、「布施」。能夠捨掉執著,才能接受新觀念,就能開悟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再舉個例子,當我們把這些桌子、椅子、杯子的事相認識清楚,叫做識物。那觀念是什麼?觀念是當佛法講杯子的時候,談的是它所表示的意思。譬如杯子表容
量,如果用杯子來形容人,就有幾層意義:第一、表示你能容,第二、可是容得很小,第三、表示你沒有破,破了就不能容,都漏光了。所以說你是一個完好的杯
子,是個有用的器皿,而非垃圾。這就是用杯子來談這樣一個觀念。世間法說杯子就是杯子,它的功用是用來倒茶喝的,無法超越功用的觀念,這就成了執著。佛法
就在這一點上訓練我們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儀軌是要讓我們「覺悟」,而不是執著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在佛法中也確實存在有很多儀軌,這些儀軌其實都可以不要,它們之所以存在,為的是要「讓我們覺悟」,而不是執著。並沒有規定說學佛的人一定要怎麼樣,
可是我們卻一定會去做那些事,譬如拜佛,學佛一定要拜佛嗎?沒有,有就是執著。可是每個人卻一定會去拜佛,因為藉由拜佛的事相,可以把我們貢高我慢的心給
降伏下來。這就是觀念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佛堂裡為什麼要插花?為什麼要以花供佛?只是為了花兒美麗嗎?這時候花代表什麼觀念,就得轉過來了。花表示「因」,什麼因得什麼果,好的花就得好的
果,藉著花的事相來瞭解花的觀念。花除了因以外還含有什麼其他意義,這就與各人的心量有關了。花是一棵植物的巔峰狀態,生命在最旺盛的時候才會開花,所以
今天我們來供花,就表示我們的生命充滿朝氣,處於精神最旺盛、最美麗的狀況,也表示我們的人生要像花一樣充滿能量,這就是「觀念」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學佛是學著透過事相來瞭解觀念,所以佛法較重觀念而較不重視事相。也正因為如此,有許多人誤解佛法是唯心論。不錯,佛法是有許多地方很重視心,但是很
重視心並不表示只有心而已,還是得透過事相。沒有事相當媒介就起不了作用,這樣就不能叫唯心。心雖能主導,但尚需透過外緣,才能發揮作用。這是一個很重要
的觀念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學佛的人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為什要來學佛,學佛為的是什麼?觀念清楚的人覺悟就快了。學佛的人也就是這麼一個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活活潑潑的人,即使偶而假裝糊塗,腦筋裡還是比任何人都清楚。所以不可以拿一般常人的眼光來看修行人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當我們覺得修行人有問題時,其實往往是我們自己有問題,因為修行人是要「矯正」我們不正確的「觀念」,而我們卻反而以為他對事物的認識不清。為什麼會
如此呢?那是因為我們執著,而他也知道我們執著,為了要使我們開悟,才在觀念上給予調整,可惜我們渾然不知,無法接受這種訓練。禪宗有許多公案都是如此,
由於一般所接受的教育訓練,對於事物較容易接受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所以很容易追問為什麼。當一個人老是在問為什麼的時候,就表示他很執著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有問題的時候,先不要急著馬上就問,暫時讓那問題在你心裡多「燉」幾天,味道出來了,答案也出來了。不一定事事都要問,否則查字典就
好了;記那麼多名相沒有用,又不是電腦,統統輸入就好了,但這無法使你開悟。否則現在大藏經都是輸入電腦的,是不是電腦就開悟往生了?不可能嘛!這是一個
觀念問題,我們要明心見性,了生脫死,出離三界,乃至往生極樂世界,都得靠自己把觀念調整正確,而不是去記很多東西。其實記一大堆東西是個包袱,負擔太重
反而去不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學佛一定要有目標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有了基本的認識以後,再來談談學佛要做什麼?學佛一定要有目標,尤其是初學者。可是到了某個程度以後,就不能再執著那個目標了,因為那還是執著,只要
是執著就不對了。譬如學佛是為了要開悟、要有智慧,或是為了要了生脫死,還是要解脫往生、明心見性都可以,乃至於只是為了消災延壽,或是為了賺錢、家庭幸
福就好,這都不打緊。所訂定的目標對或不對是一回事,總之一定要有目標,有了目標才能談對或者不對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一般人信仰宗教為的是要尋求更美好的人生,也有的宗教是要人毀棄這一生,追求來生,對這個世界完全看破。不管是要滿足這一生的快樂也好,或是要追求來
生的幸福也好,基本上我們都不反對,但有一個最起碼的前提,就是不能夠毀壞別人、阻礙別人。各人的喜好不同,自己可以不吃,卻不能叫別人也不吃,因為你所
訂定的目標不一定正確,不能把自己的想像強加於他人,否則就是霸道。可以盡量把自己的思想呈現出來,要與不要由對方選擇。這是第一個前提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第二個要談的就是進入宗教界以後,就不免要講是非、善惡、邪正的問題。追求此生的幸福與快樂並沒有錯,但假如僅以這一生的幸福與快樂為目標,又不傷害
別人,這叫做「人間佛教」,還在人世間轉。假如只求來生往生天堂,到天上去享受種種福報,叫做「天上佛教」。人間與天上加起來,稱之為「人天佛教」。這也
會有墮落的,譬如做壞事,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,就墮入三惡道,這不屬於我們所講的佛教。佛教起碼要從人天開始算,大家學佛不管有沒有成就,但至少不要墮入
三惡道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人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以佛教的基本定義來看,人天佛教是不了義的,並非很正確。這個在佛教中有之,在其他外道,即一般的宗教領域裡,所講的幾乎都是這一類。人天佛教我們稱
人天乘,是通外教的,當我們講通外教的時候,各位不要帶著有色的眼光去批評,說它不對。外教是指別人的宗教,這只是說與其他宗教相通,而不要因此有所責
難。但是這個部分並不究竟,仍然在三界六道中輪迴。佛教中有一個比人天乘更殊勝的,就是聲聞乘。聲聞乘亦通外,但是「通外道」,而非「通外教」。人天乘是
不講修行的,偶爾也談一點,像一貫道以吃素為修行,到底吃素算不算修行?如果算的話,那牛、羊、馬的道行都比人要高得多了。所以這只能叫「外教」而非「外
道」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同樣的,當我們說及外道的時候,也不要帶有批評藐視的眼光,因為文字有限,話只能這麼表達,內與外只在指自己與別人的分別。人天乘因為不修行,所以不能出三界,聲聞乘有修行,可以出三界而不輪迴。他們是聽聞釋迦牟尼佛的佛法,然後自己去修,達到目標不再輪迴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另外還有一個通外道的叫緣覺乘(其實聲聞與緣覺都屬印度修行人的),有佛的時候叫緣覺,無佛的時候叫獨覺。他們獨立自主的思考,遇事自己去研判,便能符合真理,不用人教,觀察力十分微細。這兩種成就都可以叫阿羅漢,通常緣覺稱辟支佛,聲聞乘叫阿羅漢,果位都差不多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緣覺乘在中國很多,大家不要覺得好像中國都沒有修行人,只要多留意一下,周遭有許多老先生的人生觀十分豁達,雖並未學佛,但對於人生的觀念十分透徹,
進而還能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理,也活得十分自在,比修行人還像修行人。只要大家心胸打開一點,便能發現周遭有好多這類賢者,來自各行各業,這是沒有聽聞聖
教,自己發覺的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第四個就是現在學佛人最常講的菩薩乘。聲聞乘與緣覺乘比較重視自己,對別人較不關心。這可能是個性上較善思惟,而其思惟所得的結論想去與別人分享時,
一般人不容易接受,因而會有偏向於內斂的情況。菩薩乘就不是這樣了,菩薩乘比較外向,要為大眾服務,像目前的星雲大師、曉雲法師、證嚴法師他們都積極的向
外推動利益眾生的事業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菩薩乘除了修行的部分外,是不共外道的。但是其積極的基本精神與中國儒家思想中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情操很相近。可是儒家又不講修行,所以又不
完全一樣。中國許多古往今來的儒者將相,其內心都有這樣的修養。個人內心的修養與修行很像,所以一般人常以修養所具備的條件來看修行人,這就錯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修養不等於修行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對一個初學者來說,修養與修行是不必分開的,但是到了某種程度,兩者就不同了,怎麼不同呢?簡單來說,初學佛者應該奉行神秀大師的那句話好好修養。就
是要「時時勤拂拭」,把我們的身心保護好,隨時把沾染上去的灰塵擦掉。修養到某一個程度後(這個程度每一個人的時間、境界都不一樣),就要進入惠能大師的
境界--「本來無一物」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修了老半天,結果是本來無一物,那還修什麼?可是這就與你最初的境界完全不同了,你能不能超越過去?假如不能,就像弘忍大師責備神秀一樣,弄了老半天還是在門外徘徊,沒有進得門來。要進門就得修行,而不只是修養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當時神秀寫下這首偈後,心中受到無比的煎熬與惶恐,他並不貪圖名利,講了怕人批評自己圖名圖利,不講又不行,可見這個人具備了相當的修養。可是惠能就
不同,一看到神秀的偈子,馬上說這個人沒有見性,立刻另做一偈讓人幫他寫下來。看起來這個人好像很傲、很粗獷,卻是十分灑脫天真,毫不瞻前顧後。修行人就
是如此,但是很容易得罪人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各位有沒有讀過《濟公傳》!濟公相當有成就,但當初卻被師兄逐出門去,不讓他住在廟裡,表面看起來會覺得這位師兄太無情,沒有眼光,這麼有成就的師
弟,難道都看不出來嗎?各位想想看,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坐在佛祖下面啃雞腿、喝高粱,成什麼體統?所以在這個立場下,只好將他逐出佛門。即使很贊同他的言行
成就,這樣的情況總是不允許的。這就是修養與修行的差別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凡人缺乏修行,所以凡事都只站在修養的角度來看,即使有修行,功夫也不夠,所以要看出修行人的境界與成果,還非得有一雙慧眼不可,可惜一般人沒有慧
眼。中國人對於瘋瘋癲癲的人多半抱著敬畏三分、敬而遠之的態度,可是在印度,只要有人敢裝瘋賣傻,都會被奉為聖人。不管看不看得出這個人是不是有成就者,
只要是行為有點怪異,就大致不錯。因為他們知道用「修養」的立場來看是不對的,即使沒有慧眼,也都寧可用「修行」的立場來看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<FONT color="#4169e1">中國人較偏向於修養,這可能與我們儒家文化有關,現在大家進到這個領域中來,會遇到很多修行人,儘管看他們動作粗魯,言談舉止不甚滿意,最好還是保留
三分,不要破口而出,亂作批評。也不要總把師父當作釋迦牟尼佛,師父還是凡夫,仍在修行。釋迦牟尼佛是修行滿分,修養也滿分的,修行人還沒達到這個地步,
而人往往拿修養的眼光來看修行人,當然怎麼看都不及格,否則不是成佛了嗎?所以大家保留幾分,不要造口業。</FONT>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